孟繁华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多米小说duomi166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二、无产者写作群体的出现
无产阶级文化的悲剧性结局是无可避免的,这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政治实践相关,无产阶级文化是无产阶级政治理想和实践的产物,它必然要受到这一理想和实践的规约。但是,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范畴,无产阶级文化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充满了复杂性:它在鼓吹、支持无产阶级暴力革命,胜利后又严厉批判异端的同时,也有力地揭示、批判了资本主义在合理化的掩盖下所造成的社会不平等;它能在相当长的时段里得到广泛的认同,与无产阶级文化所具有的批判精神、战斗性和理想主义是密切相关的。而后者也正是当下中国无产者写作群体所具有的主要特征。需要指出的是,当下中国无产者写作作为一个松散的群体,并非全面继承了无产阶级的文化遗产,而对无产阶级文化中的问题,他们恰恰是最有力的清算者和批判者。他们没有共同的宣言,也不是预谋已久的文化运动,因此也就没有旗帜,没有头面人物或精神领袖,在文化被彻底市场化了的今天,他们是彻底的边缘人物。他们几乎同时在两个方面作战:一方面他们要清理教条主义和文化专制主义对精神空间挤压的历史,清理非人性的文化对知识分子乃至整个民族心灵的巨大伤害;另一方面也要批判以白领文化为表征的今日时尚,并对无产阶级文化中值得继承、有价值的部分予以公开的张扬。这样,当下无产者的写作群体就既与“回到岗位”的职业写作有了区别,也与进军市场的白领文化写作有了距离。在充满了温情和甜蜜的文化时代,是无产者写作再次点燃了文化批判和精神批判的火焰;在学术越来越精致、创作越来越庸常的时代,是无产者写作显示了思想的重量和精神的魅力。
无可讳言,无产者写作群体大都有底层的生活经历,这种经历使他们与底层人建立了挥之不去的情感联系。就在无产阶级已被宣告获得了彻底翻身解放之后,摩罗曾在他的姨妈家同表弟共睡一张床,因表弟身躯高大而使摩罗的“翻身”成为不可能。而姨妈的家只是一间姑且称为“房子”的棚屋。他后来写道:“我遥想二姨妈的时候,依然只能想那个棚屋。对于我来说,那个棚屋是我了解中国城市,尤其是城市贫民的起点,正是那个棚屋里所展示出的艰难生活和屈辱人生,使我的底层经验完整起来——我不但懂得了乡下的底层,而且懂得了城里的底层。由于我的二姨妈像我们乡下所有父老乡亲一样卑屈苦难,我终于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底层中国。”近年来在文学界引起广泛注意的青年批评家谢有顺,出生在两年前才通电、至今还未通公路的闽西山村,在全县最差的中学读书,初中毕业前竟不知道什么是共青团员。青年学者旷新年出生于湖南农村,少年时代饱尝的都是饥饿,博士毕业后竟居无定所,住在办公室还常遭驱逐。中学教师王开岭“八年,孑然一身、居无定所、初级职称、微薄薪水、冷暖不清、饥饱参半……”自由撰稿人杨竞为了生存曾烧过锅炉、当过小伙计。而刘烨园、孔庆东、莲子、杨早等人,虽然不见得有过这样的苦难经历,但他们的出身背景并非“阔绰”则是可以肯定的。
指出无产者写作群体的出身及经历,并非是用“阶级论”或“血统论”的思想观念来指认他们与无产阶级的天然联系。事实上,当代中国作家,特别是那些已经蜚声文坛的作家,大多都与乡土中国或底层经历相关,但在他们的写作中,苦难的底层生活已经被他们“浪漫化、神圣化、诗意化”。他们所着力开掘的,是无产阶级和下层人民所具有的天然的革命要求,以及他们创造历史、引领生活的道德理想和破坏旧世界的巨大勇气。这种写作已被无产阶级的文化霸权所统领,虽然那里也不乏值得称道的优秀之作,但在无产阶级取得革命政权之后,这一写作所具有的鲜活生气已逐渐蜕去,概念化和它的说教诉求是他们对文学信以为真的理解。他们对自己曾经有过的底层生活的苦难经历丧失了正视的勇气,因此也就失去了写作本应具有的思想力量。
而无产者写作群体则不同,他们的底层生活不仅被他们如实记录,更重要的是,这也是他们观照世界和心灵重建的出发点。他们在正视个人现实处境的同时,又超越了对个人苦难的倾诉,而对人类的精神领地投入了更多的叩问和探寻。谢有顺说:“我每次回到乡下,看到一张张被苦难、压迫、不公正舔干了生气的脸,这些问题就会奇怪地折磨着我。这是一种内在的斗争,我对现实的矛盾、怀疑、追寻由此展开,而心灵一旦向这些事物开放,就会很自然地敏感到生活中每一个细节所传递过来的切肤之痛。”
因此他需要写作的尊严,“真正的写作者不应该是地域风情或种族记忆的描绘者,他所面对的是人类共有的精神事务……”而这一正确立场的获得,“首先来源于对自身存在处境的敏感与警惕,没了这一个,批评家必定处于蒙昧之中,他的所有判断便只能从他的知识出发,而知识一旦越过了心灵,成了一种纯粹的思辨,这样的知识和由这种知识产生出来的批评,就会变得相当可疑。我很难想象,一个人文领域的知识分子,可以无视自己和自己的同胞所遭遇的精神苦难”。因此,在谢有顺的写作中,对精神事务的关注便成为核心内容,他激愤的追问和辩才无碍地表达,如洪水泄闸直向心灵奔涌而来,这是谢有顺写作的真正魅力所在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