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E—767预警机
冯文远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多米小说duomi166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美国E—767预警机
总述
E—767使用的是767—200ER型机体,机内容积是E—3的2倍,工作平台面积比E—3多50%,利于配备更多的任务系统和设备。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达175吨,最大平飞速度800千米/小时,实用升限1.2万米,经空中加油其滞空时间为22个小时。不加油最大航程达1.037万千米,比E—3要远20%。
E—767配备2名驾驶员,机上另有专司预警和控制系统的操作及指挥人员共20人。
E—767是E—3“望楼”的发展型,机上所配备的雷达、航空电子系统和电子战系统都是E—3所用设备的改进型。它采用的AN/APY—2型机载预警雷达是E—3所用的AN/APY—1型雷达的第二代产品,因而E—767的战术技术性能明显比E—3“望楼”优越。
E—767在作战飞行高度上能探测320千米外的目标,对高空目标的探测距离达600千米,可同时跟踪数百个空中目标,并能自动引导和指挥30批飞机进行拦截作战。
在“合作对抗2003”多国空战演习中,日本1架E—767预警机伴同6架F—15J战斗机,经过空中加油,飞越太平洋抵达美国阿拉斯加,向世界显示日本E—767预警机具有“窥探”世界各地的能力。
研制过程
日本原来看好了美军的E—3“望楼”(E—707)预警机。E—3“望楼”是E—2“鹰眼”的发展型。它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的上佳表现给日本航空自卫队留下了深刻印象,把它视为世界先进预警机的最高标准。
不巧的是,波音公司已关闭了波音707机体生产线,没有多余的E—3“望楼”可卖了。但波音不愿放弃这次赚大钱的机会,便在美国政府支持下专为日本生产以767客机为平台的预警机,为此一下子捞了23亿美元,平均每架5.75亿美元。
1996年8月,一架以改进型波音767机体为平台的新预警机在美国华盛顿州埃弗雷特基地进行了首飞。它开始叫767—27C。日本航空自卫队按E代表预警机的惯例,将它命名为E—767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