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MC2A预警机
《特种机科技知识(上)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多米小说duomi166.com
美国MC2A预警机
该机为美国空军正式启动研制的“多传感器的指挥和控制飞机”,英文名称Multi—SensorCommandandControlAircraft,缩写MC2A。这一飞机具有空前强大的空地监视、战场管理、指挥和控制、目标指示能力,计划在2012年起为美空军装备50架。
信息星座
预警机是现代海陆空联合作战的探测、监视与指挥体系的核心之一,在多场局部战争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。为使美军在21世纪拥有最先进的预警机,MC2A项目登场,其性能指标也是空前的。
MC2A实际上是美国MC2C计划的核心部分之一,MC2C计划是指“多传感器指挥与控制星座”。MC2C将是美军下一代覆盖海陆空天大范围的指挥、控制、情报、监视和侦察网络,囊括了现有多种平台,如卫星、地面/水面平台、预警机和侦察机。“星座”准确的形容了MC2C覆盖广、平台多、信息量大的特点。美军具体的要求,是将现役E—2C、E—3A、E—8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等几种监视侦察平台,整合到MC2A上。因此,MC2A将是C2ISR飞机的巅峰之作。
MC2C将极大的提高美军的作战信息化程度,但覆盖面更广、技术更深入的多平台通用数据链(MP—CDL)项目,已经开始进行概念研究。
MP—CDL网络将成为美军21世纪作战信息化标准,可以把大量的海陆空平台编成集成式信息网络。MP—CDL将包括MC2C计划、“协同目标导向计划”等几部分,因此MC2A成为了MP—CDL的关键项目之一,其他重要项目还包含“多平台雷达技术改进计划”、改进E—8JSTARS、“陆军分布式通用地面站”和“全球鹰”等。
探测监视
大型雷达是预警机的主要探测、监视工具,MC2A也不例外。但以往的预警机雷达主要进行对空探测,兼顾少量的对地任务。而MC2A要把对空和对地探测综合在一起,为此要确保对地工作的视野,所以雷达天线将像E—8JSTARS那样安装在机腹下方。
美军要求MC2A对于空地目标的探测距离要达到数百千米,必须超过E—8(250千米)。可以肯定的是MC2A一定会采用有源电扫描阵列雷达(AESA),天线约7.4米长,大致与JSTARS相当。
AESA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雷达新技术,在天线阵列、信号数据处理及微电子技术等方面有大量革新,性能与传统雷达相比有阶段性的提高,具有性能稳定、故障率低的特点。现役预警机雷达的无故障时间约500小时,而MC2A雷达的无故障时间将倍增,这样MC2A能长时间连续作战。当前只有F—22和F—35战斗机确定使用AESA雷达。
美军为减小研制MC2A雷达的风险,将分阶段进行开发。第一步先推进“多平台雷达技术插入计划(MP—RTIP)”项目,由诺斯罗普·格鲁曼公司和雷神公司负责。E—8的AN/APY—3雷达就是这两家公司的产品。
1998年MP—RTIP刚启动时,计划用于改进JSTARS,2002年初美军把这种雷达用于MC2A。MP—RTIP将使用AESA技术,采用X波段有源电扫描阵列,可同时以合成孔径和动目标指示两种模式工作,而无需切换。前一种模式用于对地探测,后一种用于捕捉移动目标。
合成孔径模式的分辨率可望达到0.30米或更高,远优于AN/APY—3,足以探测具有隐身技术的巡航导弹。这样的分辨率,使得MC2A可以辨认出目标是坦克、装甲车还是卡车,同时对山区目标的分辨能力也得到了保证。动目标指示模式可根据地面目标的多普勒特征进行跟踪,令移动目标无处藏身。
第二步,在MC2A雷达上增加空中动目标指示能力,这时才真正完成将E—3、E—8等预警机的功能整合到MC2A上。该阶段要解决各种传感器的相互兼容问题。
第三步,将MC2A的雷达与先进的指挥控制系统结合起来,全面达到MC2A的设计要求。届时除雷达外,电子战与光电侦察器材也可能加装到MC2A上。
指挥与控制
MC2A先进的雷达获取的目标信息,需要强大的指挥控制系统进行处理、决策和转发。为此,MC2A将配备“战斗管理、指挥、控制、通信、计算机和情报(BMC4I)”机载系统,包括了中央计算处理、子系统互联网络、数据存储分发、信息综合利用、通信和数据链等子系统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冯文远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多米小说duomi166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