凛冬阳光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多米小说duomi166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科学家来到新几内亚的现存原始部落,通过长期观察研究发现,他们在尝试新的环境和地域生活时,总会对所有陌生事物(石头、植物、动物等)好奇,并且多次试探和尝试。
比如石头的种类、颜色、硬度、作用等,哪些石头适用于削凿,哪些适用于敲打。所有这些经验,都是通过反复试验获得的,没有别的途径。
另一个重大发现是,作为现代社会的人熟知的物品,在原始人看来却有完全不同的用途,例如破碎的酒瓶,他们用来切割,彩色铅笔用来做鼻环装饰,一分伍分的铜币,他们打磨后用来当刀。
从这些人身上可以看到当年人类是如何发明各种工具和事物的过程,就是不断尝试,反复改进。
“不断尝试、反复改进”,这八个字就是发明的根本,直到今天,科学发明也遵循这个法则。
放在商业上,这个法则也同样适用。但由于资源的不可复得性和稀缺性(比如更换职业),阻碍了这个法则的广泛应用,毕竟失败的成本无法承受。
通过研究发现,人种的差异很小,主要还是受地域影响。
例如新几内亚人在接受外来新事物方面,同样与当年欧亚大陆的人一样,有的开放,有的保守,最终无一例外的都是:开放的征服了保守的。
比如,一个年龄40的新几内亚人在他们的社会里已经开始步入老年,但就是这个人接受新事物十分积极,即使40年里他都生活在石器时代,可就在一年后,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咖啡农场和几十辆货车,保守的村民都成了他的员工。
“不断尝试、反复改进”,并不是说说就行的,人必须要对这样做有种强烈的欲望,那些发明家、探险家、实践家都要具备这种欲望,这种欲望从何而来?
我们看个例子,公元7世纪左右,中国发明了陶器,14世纪左右,经过丝绸之路陶器开始大规模传播到欧洲,欧洲贵族对这种精美细致的器具赞赏不已,但由于不知道制作方法而无法仿制,在那个时代,中国瓷器就是身份的象征,吸引了大批炼金术士和器具制作者不断尝试。
直到1707年,德国的炼金术士约翰-伯特格尔经过长期实践,才偶然发现了将部分矿物和黏土按一定比例混合烧制的方法,最终实现了这一技术公开化。
这说明在没有获得发明蓝图的情况下,人类通过不断探寻能够实现启发性创造,只要事物存在规律,人类就能通过不断探索尝试发现它,但前提是要有强烈的欲望。
说到这里,我们不得不分析下创造和欲望的关系,没有欲望是不可能实现创造的,欲望可能带有强烈的目的性,比如前面提到的欧洲人仿制陶器,也可能只是好奇心驱使,创造出来才发现有大用途,这两者共同点都是强烈的欲望。
为什么有的国家和社会会放弃先进的技术不去接受?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》《趋吉避凶,从天师府开始》《赛博朋克:2075》《精神病在废土当万人迷》《和无数个我互相帮助》【赘婿小说】《公路求生,神级宝箱开局》《教皇请登基》《庆余年:范府大宗师》《我用游戏改变了时间线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