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一条狗的淡定人生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多米小说duomi166.com
安家咀三面环山,其中有一座名为石牛山,因为形状酷似跪地的黄牛而得名。
下午的阳光洒满山林,安飞提着爷爷给的尖庄酒,还有从家里的广柑树上摘下的一网兜红灿灿的广柑,行走在山间小道上。小时候安飞最害怕走山路,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。
那时候孩子们中间会流传着什么“鬼打墙”“红花女”之类的故事,鬼怪妖精仿佛从聊斋和西游记中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。
再加之偶尔会遇到长蛇当道,这对大多数孩子来说,都是很恐怖的事情。但安飞没法,即使再怕也得天天上山,因为那里有自己的师父。
安飞记得刚记事的时候,安家咀周围的大山很是荒凉,树木被砍光了回家烧柴,连山坡上的草皮都会被乡民们铲回家捂猪粪。后来再也没有人砍树了,反而每年村民们都会在乡里的组织下上山植树,如今快十年过去了,大山又恢复了郁郁葱葱。
曾经胆小如鼠的安飞如今蹦蹦跳跳地行走在山间小路上,漫山遍野的翠柏、青杠、油桐、木棉、桉树、黄桷,夹杂着黄荆之类的灌木,林荫蔽日。各种鸟儿在林间飞舞盘旋,呼朋引伴,啁啾呢喃,安飞能感受到他们单纯的快乐。
马上要见到师父了,安飞的心情既开心又紧张。
记忆里师父既是严父又是慈母,教会了安飞很多本领,却也严厉得让安飞害怕。尤其是由飞娃重生后,安飞就没敢来看师父,心里发虚,生怕师父发现点什么。只是,很久没见师父了,那份惦记和牵挂怎么也挥之不去,让安飞心里极为不安,所以只能硬着头皮来了。
十多年前,石牛山牛头处的观音庙里突然多了一个叫吴尘的师傅,那时,吴师傅还是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。
石牛山牛头处有一间小庙,村民们都叫它观音庙,确切地说,应该是一座小观。因为里面除了供奉着一尊观世音菩萨,还有三清像。兴许是观世音菩萨在百姓心中早成了佛教的代名词,所以习惯性地称其供奉之地为庙。直到后来师父告诉安飞,观音菩萨不仅仅是佛教里的菩萨,其实也是道教里的神仙,安飞才知道这里应该是一处袖珍版的道观。
吴师傅来到道观后便住了下来,在小道观后面又盖了两间青砖瓦房,据说安飞的爷爷帮了大忙,毕竟是城里建筑公司的工人。
慢慢地,在吴师傅的精心照顾下,小道观变得十分干净整洁,周围来上香的村民也多起来。
吴师傅会将朝拜的香蜡提前准备好,免费提供给村民。吴师傅还会瞧病,谁家里有人生病了,村里的赤脚医生没把握的时候,便会来找吴师傅,村民们眼里的很多疑难杂症都被吴师傅治愈,这让吴师傅在村民中的地位变得神圣和高大。
也许是安家咀远离繁华和尘世纷扰,也许是这里的人们安贫乐道,毕竟这里的生活永远是慢节奏的,没有波谲云诡的争斗,没有大起大落的风险,宁静而恬淡。村民们便觉得道观里的菩萨十分灵验,保佑了自家的平安祥和。大家便自发地将家里的粮食蔬菜定期送到道观里,而每逢年节,村里的老人们还要求各家各户凑一些鸡蛋和肉类。
安飞六岁的时候,在爷爷带领下登上石牛山,虔诚地拜了吴师傅为师。
小学的时候,安飞每天都会上石牛山跟着师父学习书法、武功、英语和简单的医术。这也是安飞从小成绩就很优秀的原因。
上初中后,由于住校,安飞只能每个周末和假期才能见到师父了,但师徒之间的感情却并没有因此而淡化。
翻过一道长满翠竹的小岭,山窝处一座只有普通民居高矮的独门独户的庙宇隐约有青烟缭绕,那便是久违的观音庙了。
安飞从观音庙旁边走过,果然里面有香客正在上香祈祷。绕过庙宇往后,一片大约五分地的菜园里,包包菜、豌豆尖、青菜等蔬菜长势正旺,在冬日下午的阳光下,格外青悠。
旁边师父的小院门口,大黑狗欢欢正懒洋洋地趴在地上晒太阳。远远地看到安飞的身影,欢欢站起来望着慢慢走近的安飞,要是放在以往,欢欢会热情地扑上来和安飞嬉闹。而此刻,欢欢对安飞的感觉既熟悉却又很陌生,这让他不知所措。
直到安飞走到身边,叫了一声“欢欢”,大黑狗才有些紧张地放低身体,前肢朝前,全身趴在地上,朝着安飞做出臣服的动作,嘴里发出轻微的“呜呜”声。
“起来了,你我何必如此,师父呢?”安飞轻轻摸了摸欢欢的头。欢欢随即站起来摇着尾巴朝屋内走去,安飞笑着跟了进去。
屋里的光线有些暗,安飞见师父正端坐在茶几前打坐,双腿相盘,双手摊开置于腿上,接养气之印,双眼微闭,气息绵长。看来师父已经入定,一时半会儿未必能醒来。
将手中的东西轻轻放在桌上,安飞也像从前一样就在师父旁边的垫子上坐下来,按照师父教授的方法开始入定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稻香蝉鸣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多米小说duomi166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