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多米小说】地址:duomi166.com
吴权牵着何思雨刚刚拐过村里的谢家宗祠,便看到婆婆站在阶檐下笑眯眯地望着自己,心里瞬间变得热乎乎的。
“婆,我回来啦。你在等我哇?”安飞上前抓着婆婆的手,调皮地说道。
“嗯,回来了,又瘦了。”
“外婆,哥哥给我的广柑,你看!”何思雨骄傲地将广柑拿出来在外婆面前晃了晃。
“嗯,哥哥疼小雨呢。来,让哥哥放下背篼,洗个手好吃饭。”
“好,哥哥,咱们去洗手。”然后连忙跑向厨房,便跑便喊道:“妈妈,妈妈,哥哥回来了!”
吴权打开自己的房间,一周没有回来了,房间依然整洁如新,水泥地面一尘不染,书桌上的书被码得整整齐齐,床上的被子叠得方方正正,墙角一支清香正在袅袅燃烧,让房间里充满了馨香和温度,这显然是小姑或堂姐的杰作。
这就是家啊,无论什么时候回来,都有人扫榻以待,将自己的窝准备得妥妥帖帖,吴权心里默默念着。
吴家的大屋是村里比较大的,才修好三年多,六间瓦房,几乎人人都有一间,还专门给小姑家留了一间。正房右侧又是三间,中间是厨房,靠正房院坝的是饭厅,靠山墙的那一间是杂物间,再往后是厕所和猪圈。
谢家沟的村民较之安家咀应该说要富裕得多。一来是天宝山下,筒车河畔,正好有一大片平坦的良田,村民们在这里搞了很多副业,养猪,养鸡,养兔子,开鱼塘,种蔬菜,种果树,再加上筒车河里丰富的鱼类资源,所以让这里的村民比槐树镇的其他村民更加富庶。
而吴权婆婆家,自从爷爷几年前过世后,如今家里的劳动力十分充足。大爸大妈都还不到四十,正是壮年。堂哥吴立和堂姐吴佳玲都是初中毕业就没有再读书,一个在家看鱼塘,一个在家伺候果园,而婆婆也才五十多岁,下地干活依然是一把好手,再加上吴权的爸爸和妈妈曾经多少留下的一些家底,让吴家在谢家沟也算是典型的勤劳致富的代表了。
吴权来到厨房,便看到小姑和堂姐两个人在忙碌着。
“小姑,姐,在忙呢,辛苦了哦。”吴权笑道。
“啧啧,这嘴巴好甜哦。佳玲,给权娃子舀水洗手。”小姑的性格是风风火火,走起路来都是“噔噔”有声,下地干活不输男人,在家会做饭,善做针线活,收拾家务又利索,对自家长辈和何家的长辈又十分孝顺,是远近闻名的能干女人,无论是婆家和娘家,都是主心骨一样的存在。
堂姐才17岁,还属于有些青涩的年龄,不算漂亮,但也是十分清秀和端正,很少和吴权说话,只是埋头做事。
见吴权洗完手,姐姐又讲干毛巾递上来擦手。然后自己也洗了手,将瓷盆里的水倒在下水渠里。转身从案板上一个盖着的碗里拿出两只馒头,走过来塞到吴权手中:“先垫垫肚子,晚上吃好的。”说完又扭身蹲到地上准备晚上喂猪的饲料。
“小姑,咱家啥时生活条件这么好了,还有馒头吃?”吴权咬了一口松软的馒头,带着一点甜味,十分可口。和北方不一样的是,蜀省老百姓的主食是米饭,对于馒头,北方人称呼的馍馍,只有在街上的食店里才有售卖,他们将馒头做成方块状,发酵得有些狠,吃起来比蛋糕还要松软,再在里面加点糖精,十分可口,通常是给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准备的礼物。
“今天双河当场,过来的时候买了几个,晓得你没有吃午饭,等到晚上非得饿昏了不可。”小姑语速很快,一如她的性格。
“还是小姑疼我呀,权娃子铭感五内啊。”吴权笑嘻嘻道。
“呸,你个没良心的!全家人哪个不疼你?赶紧滚出去,找你哥哥下棋去!”小姑似喜似嗔地骂道,伸手推了吴权一下。
“好呢,小姑,玲姐你们先忙,小生告——辞——了!龙台龙台隆隆台!”吴权学着川剧里的念白,嬉皮笑脸地拿着馒头便走,一摇三晃的。
“小姑,权娃子变了,越来越瓜越来越皮了。”看到消失不见,吴佳玲说道。
“嘻嘻,这是好事啊,你还小,不懂,权娃子能这么活泼开朗我们应该开心的。”
吴权来到阶檐上,婆婆正坐在椅子上纳着鞋底,何思雨像只乖巧的小猫,坐在旁边,看着外婆怎样一针一线的做着针线活。
此情此景,吴权似乎明白了家里小姑和堂姐针线活为何都做得很好的原因,这就是言传身教,这就叫一脉相传吧,跟江湖上的武功传承一模一样吧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《一条狗的淡定人生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多米小说duomi166.com,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